印刷油墨的调色
一、调色的原则
印刷油墨的调色应尽可能采用油墨厂生产的色相相同的定型油墨,定型油墨色彩的饱和度要比用二个颜色的油墨调色的饱和度高;
若要用几种油墨调色,应尽量利用颜色接近的定型油墨为主进行配色;
配色时,应尽量减少油墨的品种,因为配色的油墨品种愈多,消色比例愈高,会降低配色油墨的明度和饱和度,所以能用一个色调配的尽量不要用二个色调的油墨调配,能用二个色调调配的油墨,不要用到三个色相的油墨调配。最好是能在油墨厂直接使用一、两种颜料的混合来生产出非原色油墨的色相。尽量减少调配油墨过程中,明度和饱和度的减少;
调配浅色油墨时,要以白墨为主,再少量加入浓的原色油墨调配而成;
塑料包装材料在印刷时,为了得到浅色油墨而仍旧能保持油墨原有的粘度,可以使用冲淡剂,尽量不用稀释剂,因为塑料不易吸收溶剂,大量稀释剂的加入,必然增加干燥的负荷,提高了干燥温度,增加了干燥时间。用白墨来冲淡色墨时,注意油墨透明性能否保持;
不同厂家,不同型号的油墨,不能互相调配,否则容易产生油墨的凝胶和絮聚;
油墨的调配是一个细致的经验性的工作,操作人员应通过本人的实践逐步积累工作经验,做好记录和小样的收集、整理,逐步做到能一次调配就成功。
二、正确利用补色关系
根据色料减色法互补色原理,互补色相加成消色。在调配彩色油墨时,要正确利用互补色,有时应避免互补色料的调配,例如:在调配间色或冲淡原色油墨时,应尽量避免互补色油墨的混入,因为互补色油墨混入越多,消色成分增加愈多,色的饱和度下降,色泽变暗。又如在调配油墨时,出现色偏,需要纠正色时,可以利用减色法互补色的原理进行纠色。如果墨色偏黄,为了消除黄色,可在油墨中加入少许紫蓝色调的油墨,因为黄色与蓝紫色为互补色,二者相混,形成消色。若调墨时需要调整色相,同样可以利用补色来解决。例如:在生产实践中,当蓝墨偏红需要改为偏黄色调时,只要在油墨中加上少量绿墨就可达到,因为油墨反射出来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就是黄光,结果,偏红的蓝墨就变成偏黄的蓝墨。同样,若蓝墨偏黄,需要调整偏红的蓝墨时,只需要加入少量的紫蓝色油墨,紫蓝色油墨反射出红光和蓝光,黄色调反射出红光和绿光,二种墨色相混合时,除了反射光中的红+绿+蓝光成为消色光外,油墨的总的色光呈偏红色的蓝基调。同样,当黄墨偏蓝时,加入少量橙色,黄墨就会偏红。
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,如果某一颜色同其补色以适当比例混合,便产生白色或灰色消色。如果二者按其它比例混合,则除了消色的部分外,油墨的色相就是比例大的补色的色相。消色只有一个明度特性,没有色相和饱和度(纯度)。
任何二个非补色相混合,便产生中间色。其色调取决于二颜色的相对数量,其饱和度取决于二者在色调顺序上的远近,中间色就是复色。连续变化其中一个色的成分,其混合色也相应出现边续性的变化。色调趋向于其中比例大的颜色成分。
在日常生活中,为了使白墨更白,只要在白墨中加入少量群青(约1%),它能消除白墨中的黄色调,因为黄是红光和绿光,而群青中的反射蓝光,可共同产生消色。当感觉黑墨不够黑时,只要加入少量射光蓝黑,黑墨就会乌黑。印刷中,黑油墨中加入酞菁蓝就可消除黑墨中的黄色调,黑墨就更加黑。
三、调色的比例和方法
调色中的深浅变化,塑料包装印刷的彩色层次版,是用网点面积大小来表现浓淡深浅的颜色层次的,或者使用墨层的厚度来解决。如果使用黑墨来调节油墨颜色的深浅,则会影响到油墨的亮度和纯度,色彩会变灰,且不鲜艳。如在油墨中加大色料的量,颜色可以变深,但是当加大到饱和量后,颜料不会起到颜色加深加浓的作用,而仅起填料提高粘度的作用,这对颜料是一种浪费。若要使墨色变浅,可使用白墨(应使用含灰量越小越好的白墨)调配;
淡色墨的调配方法,应注意以下几点:第一,用白墨不用稀释剂;第二,调色时,以白墨为主,向白油墨中加入少量色墨,搅拌均匀,再一点点地加;第三,选用要正确,如:
粉红:以白为主,略加金红、荧光橘红
玉色:以白为主,略加中黄,荧光橘红
米色:以白为主,略加桔黄,中黄、微黑
淡蓝:以白为主,略加中蓝
湖蓝:以白为主,略加孔雀蓝
湖绿:以白为主,略加孔雀蓝、淡黄
灰色:以白为主,略加黑墨
银灰:以白为主,略加银浆、黑墨
雪青:以白为主,略加淡红、品蓝
油墨的叠加效果如下面方式表示:
红 绿 蓝
原黄油墨 20 20 0
原青油墨 0 20 20
叠加效果 20 40 20
20+20+20=红光+绿光+蓝光=白光,还有20份的是绿光,因此当原黄和原青二种油墨重叠时,重叠后反射到我们眼中的是20份的白光和20份的绿光。正因为20份的绿光中含有20份的白光,因为饱和度有了降低,20份的白光是消色体,光泽
烟台金富士水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栖霞桃村镇桃村 鲁ICP备18007211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威海【后台管理】 鲁公网安备37068602000205号